主耶穌的價值觀(5) 馬太福音蒙福系列 ✞ 第五福:憐恤人有福?!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 7 節;
馬可福音一章 40 - 42 節;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 5、10 - 11 節

講員:高思凱牧師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平安!我們先祈禱……慈愛的天父,我們全心敬拜祢。今天早上,祢引導我們來到祢面前敬拜祢並聆聽您的話語。 求您對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的心靈說話,好讓我們更多認識恩主,也幫助我們都成為恩主喜悅的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門!

弟兄姊妹:主耶穌在憐恤人的人有福的這節經文指出:打開人蒙恩典的開關有一個關鍵,就是採取憐恤人的行動,其實就是先用心說出「愛的恩言」去服侍人。當我們想得到主耶穌憐恤,都會先想到禱告祈求,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得到上帝醫治或生命改變,都是在我們去服侍別人的時候。阿門?

什麼是憐恤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什麼是憐恤?第一,是動了慈心,對他人的需要、痛苦、憂愁有感覺;第二,不只是有感覺,而且很願意去服侍、去幫忙。第三是,不只是願意幫忙,而且真的有能力解決。憐恤不只是對別人表示同理心,還願意解決他們的需要,就像我們的主耶穌對待我們一樣。

我們想到憐恤,最好的榜樣是誰?當然是主耶穌!主耶穌憐恤我們,對我們因著罪造成的咒詛、疾病、難處痛苦很有感覺,祂願意來到世上幫助我們,而且祂能夠解決我們的罪的問題。注視主耶穌,我們就看到真正的憐恤,例如祂對待長大痲瘋的病人:主耶穌動了慈心,願意觸摸他,也能夠醫治他(馬可福音一:40-42),這正是主耶穌的憐恤。

弟兄姊妹:我們來看馬可福音十章46-52節,記載一件事-瞎子巴底買求醫治的事:「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祂叫你啦。』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耶穌說:『要我為你做什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弟兄姊妹:讀這段經文時,通常我們都會把焦點放在瞎子巴底買的信心上;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更把焦點放在主耶穌的身上,就是主耶穌如何去憐恤巴底買。巴底買呼求耶穌:「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聖靈啟示這一段經文的「可憐」,就是我們所要討論的「憐憫」。巴底買向耶穌呼求:「祢憐憫我吧!祢憐恤我吧!」而主耶穌如何憐憫他?這段聖經一開始只簡單記載耶穌到了耶利哥,後來就記載主準備出耶利哥的時候。當然主耶穌不可能一進城就馬上又出城,顯然待在耶利哥城期間,主耶穌應該做了不少事情。主耶穌到底做了什麼事情?祂叫撒該從樹上下來、到撒該家去吃飯(根據路加福音十九;1-5),祂如同我們知道的,教導門徒、醫治了很多病人。

面對巴底買的呼求,門徒的反應是什麼呢?請注意門徒的反應,再跟主耶穌的反應對比一下弟兄姊妹─門徒的反應是:「不要煩主耶穌,祂已經很累了!我們的夫子醫治很多人、教導許多人、講了很多篇道,已經很累了,不要再煩祂了!你為什麼不早一點來?」主耶穌的門徒想要打發這個瞎子。但主耶穌的態度和門徒的態度不一樣,祂對門徒說:「叫過他來。」接著,主耶穌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要我為你做什麼?」

在此,我們還要看見主耶穌的憐恤有一點很特別的是,祂不是用命令的方式。主耶穌遇到需要憐憫的對象-不是馬上就按手在他身上,讓他/她得醫治;也不是對他/她說:「你不只身體要得醫治,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永生!」祂沒有長篇大論,什麼都不多說。祂只是提問:「要我為你做什麼?」請弟兄姊妹注意主耶穌的態度,主耶穌非常地尊重這位瞎子:「我可以為你做什麼?」主耶穌當然知道他的需要,祂也知道這位瞎子所經驗過的痛苦,但是祂仍然尊重對方。祂幫助這個瞎子,不是用強迫的方式,而是道成肉身、選擇尊重。這瞎子不只得到醫治,更得到了主耶穌的愛!

憐憫之福


弟兄姊妹:已經蒙憐憫

既然主耶穌宣告……「憐憫人的人有福了」,憐憫人的有什麼樣的福呢?「他們必蒙憐憫」,他們已經得到憐憫了!這個福很容易被誤會成:我們要先去憐恤別人,把憐恤這件事做好,上帝要獎賞我們──才憐恤我們──弟兄姊妹:不是這樣的!憐憫都是先從上帝來的,罪和罪的咒詛只有靠上帝的憐恤才能解決,而上帝的憐恤已經預備好了。那我們去憐憫別人是什麼意思?其實我們只不過是打開憐憫和恩典的開關,讓主耶穌的憐憫透過我們傳遞給人。

不是我們先憐憫人,上帝才憐恤我們,而是上帝已經預備憐恤,祂等著要幫助我們。當我們憐恤人的時候,只是負責把憐恤、恩典的開關打開。就像水龍頭不會製造水,電燈開關不會產生電,但是打開水龍頭,水就流出來;打開電燈開關,電就流通,水龍頭和電燈的開關只是讓水流和電流經的管道。

我們憐恤人的憐恤正是上帝恩典和憐恤的管道,透過我們的憐憫,上帝要把恩典和憐恤帶給人。當憐恤人的開關打開,弟兄姊妹:不單會把憐恤帶給人,我們自己也會得到主耶穌的憐恤、主耶穌的醫治、主耶穌的平安。主耶穌差遣門徒去傳福音的時候說:「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馬太福音十:13)當我們因著愛主耶穌去傳福音,恩典、憐恤的開關就打開了,如果別人接受,上帝的恩典和憐恤就臨到對方,也臨到我們;如果對方不接受,恩典還是臨到我們了。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蒙憐恤改變像主耶穌

弟兄姊妹,我們從上帝得到的最大憐恤,就是我們的生命被改變!越來越像憐恤我們的主耶穌。最大的憐恤就是得到主耶穌憐恤人的心,使我們這個人,這個裝著主耶穌的新生命,越來越散發出主耶穌的生命:能夠對人動慈心,對人的需要有感覺,也願意去服事人,而且因著主耶穌賜給我們的權柄-能力可以解決人的問題,打破罪和咒詛,使人得醫治、得釋放、得平安。

我自己每天最喜樂的是,得到主耶穌的話語、主耶穌的愛、主耶穌赦罪的恩典,使我自己每一天蒙憐恤,而且可以去服事一些有需要的人,把主耶穌的醫治和平安帶給他們。更棒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得到主耶穌的心,越來越像祂。弟兄姊妹得到憐恤人的主耶穌、得到天國的君王,生命更新變得越來越像祂,是我們得到的最大福氣!阿門?!

上帝賜給我們的憐恤,不單是讓我們自己像祂,祂還要我們弟兄姊妹一起像祂。以賽亞書五十三章 5 節:「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上帝透過祂的愛子耶穌,把罪跟罪的咒詛都除掉了,使信靠主耶穌的我們得到平安和醫治,但這還不是祂的終極目標。祂的終極目標在 10-11 節:「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祂們的罪孽。」

弟兄姊妹,上帝醫治我們、賜給我們平安,還不是祂的最終目標,祂的最終目標是得到一群「因認識主的義僕得稱為義」的人,一群被上帝稱義、成為義的人。這是上帝拯救我們最終的目的。弟兄姊妹,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每一位進入天國的上帝子民都被更新-變得像主耶穌一樣愛上帝、愛人,並且這群人要成為一個身體 – 就是今天的新約時代 - 基督教會。大家注意經文指出:「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弟兄姊妹我們是一個群體。我們不只是求上帝賜給我們平安和醫治,我們這些得平安和醫治的人,更是要成為一個身體,一個聖潔祭司的團隊,來服侍上帝、愛周遭的人,根據以弗所書一:23 這是上帝永恆的心意。「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弟兄姊妹憐恤人的人有福了,最大的福是我們都因信靠主耶穌越來越像主耶穌,而且合一成為一個身體。


那麼如何打開憐恤開關呢?


弟兄姊妹藉著禱告

我們這些有罪的、心靈受傷的、自我中心的人如何打開憐恤、憐憫的開關呢?最基本的就是「奉主耶穌的名禱告」。我們是藉著禱告主耶穌打開憐憫和憐恤的開關,讓主耶穌進來改變我們這個人。藉著個人的祈禱,我們自己得到主耶穌憐恤,也把主憐恤我們的連續帶給別人;也藉著弟兄姊妹一起集體的禱告、同心合意的禱告,我們帶下更多的憐恤和憐憫。

弟兄姊妹也是透過行動

打開憐憫的開關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採取憐恤人的行動,先用「愛的恩言」去服侍人。當我們想到憐恤,都先想到禱告祈求,但很多時候我們得到主耶穌醫治或生命改變,是在我們去服事別人的時候。甚至我們自己都還沒有得到主耶穌的醫治,就去憐恤別人,這樣會帶下主耶穌的大憐憫。就像亞伯拉罕,在他還沒有孩子的時候,上帝就要他去為亞比米勒能生孩子禱告,亞伯拉罕能夠為他們禱告,需要很大的信心。讓人能夠生孩子根本不是亞伯拉罕能做的,但是當他照著上帝的話去做,打開憐恤人的開關,上帝就透過他把醫治和平安賜給亞比米勒那一群外邦人,最後他自己也生下孩子來了。不只是我們的禱告能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憐恤,我們的行動也會為自己和別人帶來很多的醫治、平安和憐恤。

上帝常常透過我們這些願意的門徒,去憐憫人或去陪伴人的行動,打開了憐恤的開關,把恩典和憐憫帶給他們。弟兄姊妹:採取行動非常重要,卻很容易被我們忽略。我們比較會藉著禱告求主憐恤,可是我們的行動也同樣重要。當上帝的弟兄姊妹 [ 也就是教會 ] 一起行動,會帶出更大的憐憫。

教會首先行動,轉化國家

過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覺得上帝在提醒祂的教會要動起來,一起來禱告,也一起來採取憐憫人的行動。上帝最終的心意不單是要給我們醫治和平安,祂要得到一群願意憐憫人的天國子,一群稱義、成義的百姓。疫情期間有些人在媒體上指責中央或地方政府,但是上帝的兒女不應該這樣做,按著聖經指示我們-應該是為在上執政掌權的領袖禱告,並採取憐恤人的行動,去幫助許多需要的人,改變社會氛圍,這是真憐憫。按著主耶穌的心意生活是最重要的。
 
我們基督徒不要單顧自己的事,要記得主耶穌的話 “施比受更為有福” 要會憐恤人,要在他 / 他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每一位天國子民都操練靠著主耶穌把祂的形像活出來,能把祂的憐恤、愛心、關懷活出來。阿門?! 

在面對未來的整個過程裏,我看見主耶穌愛的連鎖反應正在發生,假如我們各行各業的所有的基督徒,都願意被主耶穌轉化成為憐憫人的生命,那麼台灣一定成為亞洲之光!台灣將不再是以前那個「錢多淹腳目」驕傲的台灣,乃是除了專業、科技 – 更是以憐憫、愛心、有能力承擔責任出名。在未來的侍奉中,我們弟兄姊妹不只得到上帝賜給台灣特別的憐恤,我們也求主耶穌讓台灣成為一個有能力憐憫的活水見證,讓台灣百姓都有恩典得到上帝的憐恤。這是今年端午節我向上帝的祈禱!阿門?!

我們禱告

恩主啊!因為我們願意信靠恩主耶穌受洗歸入你的聖名求你幫助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命的樣式,感謝祢,幫助我們帶著復活的生命在世上為祢做奇妙的見證,幫助我們每一天都在主基督裏更新,天天都彰顯基督的心,這是上帝最賜給我們的。幫助我們願意憐恤人,遵行上帝旨意、求主耶穌幫助我們面對世人和自己的軟弱–貪婪–自我中心-我們能靠主耶穌實踐天父上帝聖道、讓我們能憐憫人、幫助人-不再自我中心,幫助我們所思所想和言語行為都是榮耀主耶穌,賜福恩待每一位弟兄姐妹靈性有這樣的成長,也帶我們進入更深的彰顯主耶穌,謝謝主耶穌!奉恩主耶穌的名祈禱!阿門!』

● 問題與討論

1.本篇信息提到教會面對未來最重要做的事,你的回應是什麼?
2.本篇信息哪一段特別對你的心說話?為什麼?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