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的價值觀-馬太福音蒙福系列
第一福:心靈貧窮的人承受天國
經文:馬太五 1 - 12;約翰福音廿 19 - 31 路加十七 20 - 21;馬太十八 1 - 4;哥林多後書四章 7 - 10 節,十二章 9 - 10 節
講員:高思凱牧師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平安
我們先祈禱:慈愛的天父,我們全心敬拜祢。今天早上,祢引導我們來到祢面前敬拜祢–並聆聽您的話語。求您對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的心靈說話,好讓我們更多認識恩主,讓我們都成為恩主喜悅的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門!
弟兄姊妹,平安我們這禮拜開始,主日講道要分享主耶穌的「登山寶訓」系列中的「上帝國度價值觀」,也就是馬太福音五章1-12節。弟兄姊妹在進入蒙福的聖道真理時,以下三個前提要放在我們心裏。
認識蒙福的前提
一、蒙福是上帝國度百姓得救蒙恩新生命的特徵,不是成為天國百姓的條件
我們要注意的第一個要素是,主耶穌在講福氣的時候,祂講道的對象是誰。「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祂跟前來。」(1節)主耶穌講道的對象,是跟隨祂的人、是渴慕上帝國度的百姓。通常我們在讀主耶穌談論福氣,都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特別是讀中文聖經的時候,會認為我們要遵守什麼條件或規定才能進入天國裏面、成為天國的百姓,其實不是。
主耶穌在這裡講道的對象是自認為是上帝選民的猶太眾人–是已經在上帝國度裏面的人,祂在這裡不是開條件,而是宣告——是見證、是陳述,說明跟隨祂的、已經在天國裏的子民,是怎麼樣的選民——為什麼他們是一群蒙福的子民。
談論蒙福的這一段聖經,希臘文原文的語法一開始是先說「有福啊、有福啊,這些跟隨主耶穌的人真是有福啊!上帝國度子民有這以下的生命特質……」所以,如果照著希臘文的語法把「有福氣」重新翻譯成中文,大概是以下這樣: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已經在天國裏的百姓,
你們是心靈貧窮的!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得安慰的百姓,
你們是哀慟的!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承受地土、承受產業的百姓,
你們是溫柔的!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得飽足的百姓,
你們是飢渴慕義的!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已經在天國裏的百姓,
你們是憐憫人的!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已經在天國裏的百姓,
你們是清心得見上帝的人!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已經在天國裏的百姓,
你們是締造和平的上帝兒子!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已經在天國裏的百姓,
你們是為義受迫害承受天國的人!
你們這些門徒真是有福啊!
你們是一群已經在天國裏的百姓,
你們要歡喜快樂,若因我被辱罵,受迫害,捏造各樣壞話被毀謗,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很大的。
弟兄姊妹,主耶穌在這裏要告訴我們,上帝國度的公民是蒙福的生活特徵,這一群跟隨祂的門徒是多麼有福。
二、天國百姓得到的恩福是:以馬內利上帝的同在
第二個我們要談到的是,這些門徒得到恩福的生命特徵。通常教會界都講八福,也有解經家說是「七福」,因為第一福是「天國是他們的」,最後一福也是「天國是他們的」,好像祝福重複了;也有聖經原文的學者說是
「九福」,因為「福」這個字的希臘文“makarios"在這一段聖經中總計出現了九次。其實,八福要傳講的真正內涵,是最後這「一種福」臨到生活中,八種不同恩福的特徵;是領受一種高等生命恩福,即使遇到很負面的挫折–甚至犧牲生命-仍堅持信靠主耶穌!彰顯這個特色後,可以在上帝國度得到賞賜永享幸福喜樂的永生,因為這生命特色見證主耶穌門徒是天國的選民。
第一福講「天國是他們的」,最後又講「天國是他們的」,為什麼?聖經啟示馬太福音非常強調「天國」,天國必定臨到上帝的兒女,按照馬太福音的解釋,就是天國的君王、「以馬內利」的上帝要與我們同在,這是整個恩福的本身。具體的表現是,堅持與天國君王同行同工的選民,他們會得安慰、會承受地土、會飽足、會蒙憐恤、能夠看見上帝、會稱為上帝的兒子,是一個多方面都蒙上帝恩福的呈現。
天國的君王要把恩福,就是祂的同在並同工,賞賜給所有跟隨主耶穌的人。根據(羅馬書十四:17)「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使徒保羅的教導門徒,這是屬靈的賜福。按照使徒約翰的講法,正是承受「永生」——和上帝、和他人、和自己三方面都有和諧的關係,活在愛的團契裏、更是活在上帝的愛裏。
三、天國百姓心態正確,因此恩福臨到
第三件事情弟兄姊妹要注意的是,門徒怎麼彰顯這個恩福。最關鍵的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有正確的態度。路加福音十七章20-21節:「法利賽人問:『上帝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裏。』」法利賽人問主耶穌天國在哪裏,主耶穌說,不是在這裏、不是在那裏,天國乃是在信靠的人心靈中。意思就是說心態最重要。心態對了,就活在上帝的國度裏、活在九福之中!
登山寶訓一開始,主耶穌在見證這些跟隨祂的人因為有這正確的態度,已經領受了主耶穌的價值觀,所以他們跟隨–甚至跟著上山-是有福的。因為這些人的心態對了,所以外面的行為就跟著改變;九福的重點不在講論弟兄姊妹外在的行為,而是在強調門徒內在的心態要正確。
心靈貧窮的定義
今天要傳講的,是九福裏的第一福:「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五:3)主耶穌說,跟隨祂的人、上帝國度的百姓,他們的新生命擁有一個態度叫作「虛心」,原文是討飯[乞丐]因為他們乞討的態度,所以天國是他們的。
一、承認自己一無所有,不倚靠自己
門徒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一無所有需要乞討?希臘文最直接的翻譯
是「心靈貧窮」,主耶穌在這裏說的貧窮還不是一般窮,是非常窮!是一貧如洗,像乞丐一樣窮得一無所有。主耶穌為什麼那麼強調跟隨祂的人是心靈裏貧窮的人呢?因為只有這種人才會覺悟–要尋求上帝、信靠上帝,也才能夠得到上帝同在的賜恩福。當一個人覺得自己還不錯–還有辦法、還想倚靠自己,他是不會盡心拼命尋求上帝、信靠上帝的。我們真的是要心裏覺醒-覺得我們完全沒有能力,面對困境才會來持續求告上帝。
今天很多國高中青少年父母對孩子束手無策,通常這些父母問孩子:「有沒有問題?」孩子會回:「沒問題!」再問:「需不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不需要!」然後爸爸媽媽就開始生氣:「你們什麼話都不講嗎?」孩子就會說:「有什麼話好講?」「你們要我說什麼?」這就是青少年。讓青少年父母常常感到挫折的是,他們知道孩子其實有需要、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可是孩子偏偏不願意讓他們幫忙。其實任何人,當他不覺得自己有需要,別人想幫也幫不上。
同樣地,當一個人不覺得自己心靈貧乏、不覺得自己有需要,上帝的幫忙、上帝的恩福、上帝的國度,他們都不可能積極去尋求。就好像當別人要給我們一顆鑽石,我們的手裏卻緊緊握著一千塊錢,當然沒辦法拿那一顆鑽石。除非我們放手,放開那一千元塊錢,才能夠去拿那一顆鑽石。心靈貧窮其實就是放手、倒空,只有當我們倒空自己,才能夠接受上帝賜給我們的豐富。弟兄姊妹–今天讓人無法進入上帝國度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是驕傲!是面子!驕傲或過度死要面子的人不能夠進入天國,不能夠得到上帝的同在。只有承認自己心靈貧乏的人,能夠進入上帝的國。
二、知道上帝全能全愛,單純倚靠祂
弟兄姊妹請注意,虛心不是心虛,心虛是覺得自己很差,覺得自己爛,想要掩蓋自己;心靈貧窮、虛心的重點不在自己多有限、多差、多爛,而是知道我們有一位很豐富很棒的天父上帝,願意去尋求祂。真知道自己有限,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上帝的愛,他願意接受主耶穌承受上帝的國。心靈貧窮-虛心就是信靠的心,信靠的心不是自信心,不是覺得自己很能幹、有辦法,而是知道「我沒有,上帝有,我有限需要來祈求祂」。心靈貧窮-虛心就是對主耶穌有信靠的心!
要像小孩子那樣單純
根據(馬太福音十八:3 - 4)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十八:3 - 4)5
弟兄姊妹回轉像小孩子是什麼意思?小孩子無知、不成熟、調皮、任性,為什麼要像他們?不是別的,主耶穌指出小孩子有一種特質—單純地信靠,這是謙卑、這是心靈貧窮。上帝怎麼說,我們怎麼做,就是回轉像小孩子。我們注意小孩子容易看見孩子很多的不足,但小孩子的信心活潑比大人更大。大人往往是複雜的,例如多馬,凡事都考慮想很多,必須要親眼看見耶穌,才相信祂復活了。如果對孩子說主耶穌復活了,他就相信了。謙卑就是願意放下自己的意見主張,接受主耶穌。
其實單純的信心,跟人的年紀沒有關係。離開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中,進入迦南地的只有兩個人,一個叫約書亞,一個叫迦勒,他們有單純的信心。多數人總因著看環境,評估敵人的強大,不信上帝的話語,所以進不了應許的迦南地,無法得到上帝為他們預備的豐富美地。但是迦勒到了八十五歲,年老髮白,他還是大有信心,自願打仗,不是他的力量比較強,而是他相信上帝既然應許賜給他那應許的地,他一定可以得到。他單純跟隨上帝,上帝怎麼說,他就怎麼做。
要真認識祂是好棒的父上帝、願意來倚靠祂
路加福音十五章 11-32 節浪子回頭的故事,小兒子離開家之後,是在什麼時候才醒悟過來?當他走投無路、一貧如洗,要跟豬搶食的時候,單是這樣嗎?不只。聖經說:「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嗎?』」(17節)光是想到自己慘況、在外面受苦還不夠,小兒子回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想到父親跟父親的家是多麼
好,因此他放下自己的面子,去跟父親道歉。想要成為心靈貧窮-虛心的人,兩個因素都很重要—一方面要知道自己貧乏,另一方面又知道上帝很豐富,可以去尋求祂,祂是我們最大、最深的滿足;這樣的人才會醒悟,願意來尋求、來尋求祂的面,來倚靠上帝。這樣的態度天國才是他們的。
在這家裏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大兒子。這個大兒子非常認真服事父親,做這個、做那個,可是他看不起花天酒地的弟弟,認為父親縱容弟弟。他過得不快樂。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31 - 32)這段話主耶穌是對那些法利賽人說的。法利賽人要面子自我中心,看不起別人,這是驕傲。驕傲的人進不了上帝的國,也無法享受上帝國度,不會快樂。
今天這世界告訴我們,要有自信心,要優秀,要拚才會贏,可是主耶穌說不是這樣。祂要我們承認自己是軟弱的、無能的,然後來倚靠祂的大能。這樣牧師是不是說天國公民都傻傻的、笨笨的,做什麼事都不卓越不優秀?不是的,重點是我們不倚靠自己的聰明,我們倚靠上帝的大能。當我們倚靠上帝,我們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卓越、真正的能力。
聰明才智不是我們的上帝,我們放下自己–倒空自己的意思,是讓上帝作上帝,叫作心靈貧窮。這是上帝子民的人生觀、價值觀。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倒空自己,好叫我們進入上帝國度,讓上帝作上帝,不要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要堅持自己作上帝。
弟兄姊妹,我們不是上帝,卻要作上帝,那是很辛苦的,又不討上帝喜悅-因為我們明明能力有限又做不到,還要一天到晚假裝自己做得到,其實上帝看得清清楚楚。社會上很多作領袖的很辛苦,為了讓人覺得自己很強,噴口水過生活–總是戴著面具。主耶穌的愛是:「孩子,你可以放下,不需要那麼辛苦,不需要自己作上帝,我是你的上帝。當你讓我作上帝,來信靠我,我會把你需要的恩福傾倒在你身上,使你優秀、有智慧、有資源!」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願意承認自己軟弱、有限,信靠尋求上帝的人有福了!他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心靈貧窮的榜樣 作無能的大能者
當我在準備這篇信息的時候,我思想我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心靈貧窮,而且活得很幸福;我馬上想到康來昌牧師和林慶忠牧師。他們年輕的時候脾氣都很壞(現在有時候狐狸尾巴還會跑出來),但是他們都願意在上帝面前,在弟兄姊妹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而且他會道歉,是我認識的人中會道歉的人。難怪卓越行道會的傳道人有樣學樣,一個個都敢講自己的軟弱,他們都是很好的榜樣!他知道自己不需要裝十項全能。
有一次林牧師在教導,有一位弟兄問他舊約的問題,他回答說:「我不知道。」弟兄很驚訝,因為大部分的傳道人不會像他這樣直接地承認自己不知道,基本上會說「我回去查考原文再回答你。」他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叫心靈貧窮。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百科參考書也可能找不到答案,但是上帝知道,我們可以來尋求祂;就算最終我們還是不知道,也沒有關係。我認識林牧師/康牧師,他們都給我最棒的榜樣就是,我們可以承認自己是軟弱的,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靠主耶穌成為一個無能的大能者,因為主耶穌與我們同在。弟兄姊妹,我好有福,好有福,我是全世界幸福的人之一!讓上帝的能力保守和彰顯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使徒保羅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哥林多後書四:7 - 10)弟兄姊妹要知道自己是瓦器,這瓦器能夠彰顯能力,不是出於自己,乃是出於上帝。
根據(哥林多後書十二:9 - 10)「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這些話聽起來,好像使徒保羅有點像被虐待狂,不是的。他知道自己的本性只是瓦器,他喜歡誇自己是瓦器,好讓主耶穌這寶貝的能力在瓦器裏面彰顯出來。一個空的容器才能夠被寶貝裝滿,一個自我中心滿滿的器皿裝不下寶貝,寶貝根本進不來。
使徒保羅說他「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哥林多後書六:10);他好像擁有nothing,其實擁有everything;他當作自己是 nobody,可是上帝的能力在他裏面,他就成為somebody。虛心的人可以勇敢承認自己軟弱,承認自己無能,但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上帝這位大能者在護庇、充滿並賜福他。這是十字架聖道真理,跟世界的價值邏輯很不一樣。
弟兄姊妹什麼時候我們容易承認自己軟弱、無助、無能?正是當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當國際大環境經濟通貨膨脹的時候,百物都漲價,兩岸敵意日日升高時,我們就擔心、軟弱,自己來想辦法了?但是其實承認自己有限、軟弱、無助還不夠,還要知道上帝仍然在!上帝全知全能-有智慧、有醫治、有能力,這才是真正的心靈貧窮。心靈貧窮信靠主耶穌要成為我們的生活形態:承認自己是有限的、是無用的僕人、是百分之百的罪人,天天都需要主,來尋求主耶穌。
每當我發現自己很軟弱、有罪、有限,需要來到主耶穌面前,向祂承認,尋求祂的幫助,我就感到放心;但假如我覺得自己還有能力、有點經驗的時候,我就擔心,那是墮落的開始,因為已經離開蒙恩的地位。
很多人剛信主耶穌的時候很謙卑,相信一切都是恩典,可是一二年以後,就開始覺得我要做這個、我要做那個討上帝的喜悅、被人肯定,導致在基督教會裏面充滿了佛教基督徒、回教基督徒,這是很多基督徒不喜樂的原因。我們總是想要倚靠自己的能力,想要自己作上帝、作救主,就不會喜樂。惟有單單倚靠上帝大能並實踐上帝話語的人,才會喜樂,因為出於聖靈的引導才會在恩典之下,才是見證恩福的生活。8
耶穌從有到無,使我們從無到有
全世界最彰顯恩福、最心靈貧窮虛心的人是誰?是主耶穌!祂為你我做了榜樣。根據腓立比書二章 6 - 9 節:「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弟兄姊妹,主耶穌是創造宇宙萬物生命並且道成肉身的上帝,但是祂來到世界上,沒有使用祂的特權,每一次神蹟都是為著有需要的人,祂把一個真正的上帝公民的樣式活給我們看,上帝要祂做什麼,祂就做什麼。祂告訴我們,全世界最幸福的門徒,就是用這種態度生活。
主耶穌的心就是心靈貧窮虛心,是捨己,沒有人像祂一樣——祂本來富足,卻為了愛我們這些罪人,願意成為貧窮,好叫我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耶穌透過虛心,透過倒空自己,成為我們最好的榜樣。當我們驕傲的時候,想想這段經文,想想主耶穌!主耶穌擁有榮耀全知全能-卻一點也不驕傲,那我們的生命氣息都是上帝給的,還驕傲什麼?有什麼好驕傲的!?
主耶穌上十字架以前,在客西馬尼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馬太福音廿六:39)這是完全心靈貧窮虛心的禱告,主耶穌放下自己的意思,完全捨己。我常常禱告說:「求主耶穌憐憫我,我不要只在挫折和受苦的時候歸向祢,在順利亨通的時候,我仍然要歸向祢!祢怎麼說,我就怎麼做。」求主耶穌把這樣的心放在我們裏面!?
今天我們要經歷上帝國度臨到、經歷新恩典的神蹟,一定要先當nobody,才會成為somebody。(哥林多後書五:17)「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在基督裏就有新的創造,上帝要在我們身上做新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裏面一直「充滿自己」,我們就沒辦法見證上帝的國度、沒辦法享受上帝的國度。所以主耶穌指出: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一個虛心、願意捨己遵行上帝旨意、得到主耶穌的人,會進入天國、會得到安慰、會承受地土、會得到飽足、會蒙憐恤、會遇見上帝、會被稱為上帝的兒子,因為跟隨主耶穌的人會越來越像祂。這新生命會帶領我們進入天國,享受天國一切的恩福,成為全世界最幸福快樂的人!阿門?!
我們禱告
恩主啊!感謝祢,幫助我們帶著復活的生命在世上為祢做奇妙的見證,因為我們願意信靠恩主受洗歸入你的聖名求你幫助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命的樣式,幫助我們願意捨己,遵行上帝旨意、進入天國、在受委屈時得到安慰、讓我們進入天國,見證天國公民生命的恩福,幫助我們總是為周遭的人、幫助我們不再自我中心,幫助我們的每一個決定和行為都是榮耀主耶穌,賜福恩待我們每一位弟兄姐妹靈性有這樣的成長,也帶我們進入更深的彰顯主耶穌,謝謝主耶穌!奉恩主耶穌的名祈禱!阿門!』
●問題與討論
本篇信息哪一段特別對你的心說話?為什麼?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