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信息(10)真信靠的言語


經文:雅各書第四章 11~17 節
  1. 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
  2. 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3.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
  4.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
  5. 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6. 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
  7.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 高思凱 牧師

弟兄姊妹:平安
我們讀經之後想一想:根據這一段經文關於我們的上帝……我們除了知道祂是創造萬物萬有生命的主,
還是怎樣的一位神呢?
對熟讀舊約聖經的我而言,祂不是溺愛兒女濫好人的一位主
祂也是設立律法的上帝
祂對於弟兄姊妹是怎樣的一位神?
對我在歷史時空中的認知而言,
祂的大能可以救人也能懲罰人。
祂對於弟兄姊妹 祂是怎樣的一位神?
對生活中經歷上帝的我而言,
祂是審判的上帝 – 也是樂意引導的天父。

關於人:當時的人光景如何?11節 / 13節
你、我是誰?
我是需要依靠上帝恩典的人。
你希望上帝如何看你?
我希望……祂看我是尊重祂主權的人。

弟兄姊妹,我們來看關於當時的時空 [SPACE] 信徒:
Sin 罪惡:彼此批評、論斷;張狂誇口 ;人生的計畫中沒有尊重上帝。
Pro 應許: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At 態度:心態應當敬畏上帝的不惡意批評、論斷弟兄。知道善,樂意行善。
Co 命令:弟兄不可彼此批評、論斷。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Ex 榜樣:摩西的事蹟很多-民數記 第十四章 1-20 摩西面對以色列眾人批評、論斷他並且要拿石頭打他,但是他卻…… 。

這些對我現在的生活有何指示?

21世紀的今天是一個非常講求自我意識的時代,人都不喜歡被批評,有人遭受批評之後,腦細胞經常會出現對立、憤怒、衝突的意念,嚴重的甚至會跑去法院控告那些中傷他的人。

因此現代人為了保護自己,會睜一眼閉一眼,就保持沉默!對於是非對錯不肯真實正面的指出來;還有人說話還會昧著良心說,姑息的話語;有人專揀好聽的說,讓對方心裡舒服的話;有人說些言不由衷、顧左右講其他轉移題話題的言語。不肯接受批評,或不能用正確的心態來處理指正,替自己找藉口,生理由,以上各樣情形都會讓整個社會無法進步,並且充滿虛假的不真實性。

試想你走在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身上刺龍刺鳳、身高大約188的大個子吐了一口痰,然後把喝完的寶特瓶隨手丟在柏油路…你會上前制止他嗎?

聖經說:『不可彼此批評』,這『批評』希臘文的意思是『在後面講話』,所以聖經不是說…我們不要指正錯誤的事;更正確是提醒我們不要在人的後面說些毀謗或對人沒有益處的話,因這樣就是惡意的論斷。

這種惡意的論斷有幾個特點,第一、在人背後說話,讓受批評者沒有當面澄清的機會。但如果我們是真心想要幫助人,就應該當著他的面委婉指出錯誤的點,幫助對方改正,而不是在背地裡批評。

第二不針對問題的關鍵點,故意把事情給模糊掉,或是翻舊帳,或是把不相干的事混為一談,或是將時空錯置,這是非常破壞肢體關係的。

惡意批評的第三個特點是帶著不良的動機,比如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嫉妒存心;或是希望別人努力的結果是受到挫折的不良動機,這類批評所用的言語常是酸言刻薄的。在此,聖經雅各書提醒我們,我們不是審判官,我們和別人同有一位審判主,應當站在彼此尊重,彼此相愛的態度上表達,要有愛心的動機和態度,委婉誠實說出話語。

弟兄姊妹對於家庭成員的生涯規劃,現代人常說的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住老總的一句話。』但聖經卻告訴我們,生命的原則是:『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定目標做計劃,但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生命的主權,因為生命的主權在創造生命的上帝手中。

如果我們在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計畫時,沒有請這位賜生命的主上帝來到我們心靈裡面,那麼,無論你我設定的目標計畫再怎麼精密詳細,或在怎麼努力去實行,也將會成為空虛沒有意義的,就像是1億元新台幣前面的1…把1拿掉…還有價值嗎?一堆0而已!因為我們連明天都無法掌握,生命和未來的主權都不在我們手中。所以,不要自欺,認為自己還有許多時間和日子可以隨意揮霍,就任意地浪費時間,我們真是要求主耶穌指教我們…引導我們賜給我們智慧的心,讓我們能數算自己的日子,用敬畏祂的心來生活,時刻為主耶穌而活。
這段經文指出…弟兄姊妹們,不要互相批評。誰批評或論斷弟兄姊妹,就是批評和論斷摩西的法律。如果你評斷法律,你就不是服從法律,而是評斷它。只有上帝是立法者、審判者;只有上帝能拯救人,能毀滅人。你是誰,竟敢評斷你的鄰居!

第十一節說「不要互相批評」,這個「批評」的字,希臘文是「ka-ta-la-le-te」,是指故意在人家的背後說不實在的話。這樣就包括了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指故意陷害人,二是說話不誠實。因為這念頭是故意,且是說話不誠實,因此根據律法十誡中的違背第九誡「不可作假證陷害人」(參考出埃及記二十:16)。(參考詩篇一○一:5)這種行為是上帝所恨惡的。弟兄姊妹參考羅馬書一:30使徒保羅也提到不承認上帝的人,才敢做這樣的事,因為上帝鑒察人的內心,敢害人作假證的人,就等於是存心否認上帝的存在一樣。

再者,這節經文提到不要評斷弟兄姊妹,原因是摩西法律規定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參考利未記十九:18)。既然這樣,就該遵行法律的規定,不能一面說愛鄰舍,另一面卻故意陷害別人說人是非,這樣的行為是惡劣的。

第十二節,聖經在這裏清楚提到一個信仰上基本的觀念:生命的主權在上帝。任何人都沒有權力主宰別人的生命。根據路加福音十二:4─5 主耶穌在教導眾人的時候,說:

「朋友們,我告訴你們,那只能殺肉體,卻不能進一步傷害你們的,不用害怕。我要指示你們該怕的是誰:你們要怕那位能夠奪走人的生命後,又有權把他投入地獄的上帝。是的,我告訴你們,應該懼怕的,是他!」

聖經申命記三十二:39也記載說:
「惟有我是上帝;我以外別無他神。我使人死,也使人活;我打傷人,也醫治人。沒以人能脫離我的掌握。」

聖經指出:生命來自上帝,沒有人有資格對別人的生命造成傷害。雅各書告訴我們……認為對別人生命造成傷害的,就是故意用不正確的話傷害別人,這和敵對上帝是一樣的嚴重。


第13至17節:弟兄姊妹有人說:「今天或明天,我們要到某某城去,在那裏住一年,做生意,賺大錢。」可是,聽我說,14節…你們連明天還能不能活著都不曉得!你們不過像一層霧,出現一會兒就不見了。
15節你們應該這樣說:「如果主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做這事,做那事。」16-17節 可是,你們竟那麼驕傲自大;這樣的驕傲全是邪惡的。所以,那知道應該行善而不去行的就是罪。

這段經文第十四節對生命的觀點,在多數民族中是經常聽到的俗語。人可以為未來提出一個規劃,但沒有人能有把握說一定會如願以償因為決定未來的主權是在上帝,不是在人的手中。根據路加福音十二:20……我們記得主耶穌曾對一個富有的財主規劃好他的未來,且在憧憬那日子來臨時,主耶穌提出這樣的警告說:「你這個糊塗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麼,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

聖經雅各書說明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對照人靈魂是否能夠得救永恆,身外的財物都是採取輕視的態度。就像第十四節說人的生命「不過像一層霧,出現一會兒就不見了」,類似這樣的句子在約伯記中也出現。例如:約伯記十二:10 「生物的生命都在上帝手中;人的氣息也在他的掌握中。」

詩篇也有這樣的經文提醒,例如:詩篇三十九:5~6
「你使我的生命那麼短促!在你眼中,我一生的歲月幾乎等於零。生命不過像一口氣息;人生如泡影。一切的操勞都是虛空;他累積財富,卻不知道歸誰享受。」

這些經文讓我們清楚認知生命的有限,以及人所能掌握的機會、時間、擁有的財富都是相當有限。上帝希望透過這樣的話語告訴當時的信徒,不要用這些有限的物質條件來誇耀自己的能力,因為這些都不是生命的主,真正生命的主宰就是創造和給予生命的主上帝。

有了上帝,就等於是有了生命中所需要的價值,這也是聖經雅各書在第十五節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事。主耶穌也曾對跟隨的民眾說,不要憂慮吃、喝、穿等這方面的事,因為這些東西上帝都知道。他告訴大家說:「你們要先追求上帝國度的實現,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路加福音十二:31)

弟兄姊妹我們把自己想的、計畫的…這方面的事,用祈禱問上帝的意思,這是聖經雅各書提醒我們注意的事。不要一直以自我為中心,要問問上帝的意見。

什麼時候人會想到去問上帝的意見?那就是當人知道要謙卑下來的時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弟兄姊妹第十七節要注意「善」這個字,是表示「上帝的旨意」。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知道應該先遵行上帝的旨意去做,卻不願意這樣遵行時,那就是故意犯罪。

最後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來的信息:

一、無論我們怎樣規劃生命的事,不要忘記先聽聽上帝的意見,這是讓我們避免得意忘形、驕傲最好的方法。

聖經雅各書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做任何事,對生命有任何規劃,都必須先認識一點:生命的主宰就是創造的上帝。因此,當我們在規劃生命中應該要做的事時,一定要記住用謙卑的心來祈禱詢問上帝的旨意。不要自以為很有能力、很有辦法,這樣的態度是不對的。

近年社會因為大家都忙著工作,因此,有許多規劃人生的呼聲逐漸受到重視,更有趣的就是在台灣也有出現了一種所謂「生命契約」出現,不僅在台灣,連在日本也越來越流行這種「生命契約」的事,這種所謂的「生命契約」就是在處理一個人死後的事。其實,這是一種新的事業,用「商業行銷」的方式在告訴現代人,連死後的事都要先行準備好。

對台灣人來說,這是很大的突破,讓人可以公開討論死後要處理的方式,老一輩的台灣人是不會這樣子的,因為他們都對談論死後的事相當禁忌,現在不會懼怕,大多數人都會事先想好要怎麼辦理死後的事,確實是進步的生命態度。

可是,無論怎樣規劃,甚至像這種死後埋葬的事都先行規劃也好,我想提醒大家一點:記住,先自我反省一下,自己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怎樣?如果一個人忘記這件事,即使生前看過美麗的墓園,選了最好的埋葬地點,甚至連墳墓要建造成藝術宮殿都準備好了,那也是不夠的。

弟兄姊妹請不要忘記主耶穌說過的,我們應該認真考慮的就是(路加福音十二:5「那位奪走人的生命以後,又有權柄把他投入地獄的上帝」。確實,與上帝的關係才是我們要認真考慮的因素。

在西班牙有一間名叫「特拉畢斯特」(Trappist)的修道院,創院者名叫「蘭塞」(Rance, 1626~1700),他規定日常生活中的請安用語是「Mement Mori」,意思就是「要記得你會死」。

為什麼「蘭塞」神父會有這樣的想法?我不知道,但至少這句話已經說出一個生命重要的事實,指出人是有限的、軟弱的,出生之後就是走向死亡。而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交出今生的帳。

這就像啟示錄二十:12~13所指出的: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尊貴卑微,都站在寶座前。案卷都展開了;另外有一本生命冊也展開了。死了的人都是照著他們的行為,根據這些案卷所記錄的,接受審判。於是,海把死人交出來;死亡和陰間也把所拘禁的死人交出來。這些人都照著他們的行為接受審判。」

無論我們怎樣計畫生命的未來,請不要忘記,要把我們一生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份,也就是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計算進去,因為上帝才是審判我們生命的主。只要有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導航,我們就會知道怎樣做、怎麼行,怎樣才能夠討上帝的喜愛。

二、別讓私慾引誘我們離棄上帝的話語,讓我們時刻謹記上帝的話語,對付魔鬼的誘惑。大家看聖經雅各書用很清楚的經文在提醒所有的弟兄姊妹注意一件事:不要貪婪。因為貪婪是魔鬼誘惑使人離開上帝真理最嚴重的念頭。

人為什麼會有貪婪的念頭出現呢?原因只有一點:對上帝信心不夠當一個人對上帝信心不夠,就是不滿足覺得自己不夠的時候,會對上帝日常生活中的賞賜不滿意,就會想盡辦法自己去奪取,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引起紛爭、鬥爭。相反的,當一個人認知自己需要更多而知道向上帝禱告祈求時,這樣的人才是知道上帝才是萬物的主宰。

想用自己的方法奪取更多,就是心中已經輕看上帝的信仰態度才會做得出來,這種人很可能不認為上帝會賞賜更多給他。他覺得自己應該領受、承受更多。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主耶穌的教導,他告訴我們只要有吃、有喝、有穿等生活的方面足夠,就應該滿足,其它不是很重要了。

主耶穌勸勉我們要把生命放在比這些更重要的事上,那就是多而又多更認識上帝---我們生命的主,也幫助他人能夠多而又多認識上帝---我們生命的主,真有這樣的行動,就會明白上帝的旨意為何(馬太福音六:33)。聖經一直提醒我一個很重要的認識(約伯記一:21):賞賜的是上帝,收回的也是上帝。

「是的,上帝的兒女如果知足,信靠基督的確可以使他豐富。我們到這世界來,沒有帶什麼來;我們又能從這世界帶走什麼呢?我們有衣有食、就該知足。那些想發財的人是落入誘惑裏,被許多無知和有害的慾望抓住,最終毀滅。要知道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有些人因貪慕錢財而背離了基督信仰,最終飽嘗痛苦,後悔莫及。」

所有的慾望都是從錢財開始。當一個人對錢財的慾望減少的時候,就開始越接近上帝的國度,也會更清心寡欲。根據馬太福音六:24這也是為什麼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一再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必須在錢財和上帝之間做個明顯的區隔,千萬不要把錢財和上帝的重點混淆了。
上帝是賞賜萬物給人類的上帝,只要我們對上帝有足夠的信靠,我們就會發現上帝賜給我們的,已經足夠生活上的需要。而要有這樣的認識,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從學習更認識上帝開始,學習更認識上帝最正確的方法就是閱讀聖經記載的敘事,並能夠領受和並理解聖經記載的敘事,這是最快也是最好的途徑。

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對不起!我們常因著個人的淺見而對別人做出惡意的批評,有時為了保護自己,有時不就事論事卻作人身攻擊,有時帶有不單純的動機。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評斷是不公平的,也是祢不喜悅的,祢不許我們做這樣的批評,因這樣的批評就是在批評祢。因此,我們認罪悔改,求主耶穌勒住我們的舌頭,潔淨我們的心思意念,讓我們心思意念的生命主權全然在於祢,能在說話行事個方面上,都有智慧的心,榮耀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