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太福音二十一章 33-46 節
講員:高思凱牧師弟兄姊妹:平安-今天的信息是馬太福音二十一章 33-46 節。
我們先祈禱……慈愛的天父,我們祈禱並敬拜祢。今天感謝祢引導我們來到教會敬拜祢–並聆聽您的話語。求您更多愛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也對我們的心靈說話,幫助我們能因著更多認識,能夠實踐祢的話語,幫助我們弟兄姊妹都成為恩主耶穌喜悅的門徒。也求您先把恩惠、憐憫、平安從我們的父上帝並主耶穌歸於每一位。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門!
弟兄姊妹:我們多數人知道–直到今天以色列人並猶太宗教都固執的不接受他們的骨肉同胞耶穌就是道成肉身的救主–就是他們的彌賽亞!即使耶穌建立的基督信仰經過二千多年 - 已經成了世界人口 80 多億中 25 億多人的生命信仰 – 整個西方世界(包括俄羅斯)多數接受耶穌是救主-即使如此猶太宗教以色列人仍然硬心拒絕承認耶穌是救主-但是,從舊約聖經的時代開始,上帝持續地差派祂的僕人先知到祂的子民以色列人中宣講。但是,他們—特別是他們的領導階層—律法師//法利賽人//撒督該人—持續地,固執地,拒絕那些先知–而且一代又一代的拒絕,甚至殺害先知。
即使祂派祂自己的獨生愛子,道成肉身–成為我們的主耶穌來。但是,上帝的子民—特別是熟讀舊約聖經的領導階層—他們連上帝的兒子都固執地拒絕了。
弟兄姊妹-我們今天的福音書經文—馬太福音 21:33-46。主耶穌的比喻主要是敘述這個歷史事實:以色列人不斷地、固執地拒絕上帝派的先知們。最後他們拒絕了上帝道成肉身—甚至把要拯救他們的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上帝自己。
其實,在主耶穌第二次再來之前-上帝的恩典到今天還是敞開的,因為主耶穌從捨命十字架上的時候-赦免了釘祂在十字架上的人。但是,猶太人如果還是拒絕這赦免之恩,他們就會被那「匠人所棄的石頭」那「房角頭塊石頭」—就是主耶穌,他們會被祂「砸得稀爛」(太 21:42, 44)—這是非常的可怕。目前,上帝的恩典還是一直在尋找人,一直在等候人。上帝恩典的聖道一直在重生—上帝的子民—包括你和我。感謝主。祂的恩典仍然敞開,如此的奇妙。
現在上帝葡萄園的園戶是我們 — 基督徒 — 上帝建立在那房角石主耶穌。但是,我們在當下這個位置裏面要警慎小心。
根據馬太二十一33「你們再聽一個比喻」。可見當時主耶穌是何等迫切,很希望藉著祂講的教導話語,或是這能讓人深深反思的比喻,使當時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在社會上具有影響力的法利賽人、祭司、律法師們,能明白上帝的愛,願意離棄自我中心,認出主耶穌的身分,勇敢地接受祂闡明的福音。因此主耶穌在講了「兩個兒子」的比喻之後,繼續講了今天這個有關園戶的比喻。從這比喻中,讓我們一起來省思其中的教導。
一.家主
「有個家主……」(太二十一33)。這位家主當然就是指天上的父神,而祂是一位:1. 有豐盛產業的主
「栽了一個葡萄園」(太二十一33;可十二1;路二十9)。天上的創造主既是創造宇宙萬物生命起源的上帝,一切都是屬祂的。而在父上帝家中所有的產業和恩典,都要藉著主耶穌彰顯出來,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今天能夠進入愛子國度樂園裡的人,不 單可以享受上帝慈愛的同在,一生一世即使面對困難-在主聖靈的帶領、幫助之下,在生活工作中,體會恩典的奇妙,更有恩主託付的使人做主門徒的任務,可以讓我們盡心盡力來積財寶在天,得到天父上帝預備的賞賜。
2. 是信任人的主
「租給園戶」(太二十一 33;可十二 1;路二十 9)。這位家主既計畫要到國外去,就把他的產業租給園戶。就園戶而言,能夠承租這位家主的產業,必定是家主認可的、信任的。天父上帝雖然自己說有就有,命立就立;雖然祂深知人性有弱點,也了解人面對罪惡的引誘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真理的原則,但祂還是願意把祂的產業託付給人經營,祂信任人類,給人有分享上帝恩典的機會。在以色列選民的歷史中,那些領受上帝託付的工人,或先知、祭司、君王、首領,有的忠心至死不渝,如撒姆耳 // 撒迦利亞(代下二十四21);有的卻讓上帝失望,如參孫 // 掃羅王。
但上帝的心意未曾改變,今日還是把經營上帝教會的重責大任,交在信靠主耶穌寶血潔淨的我們身上,祂信任我們,更值得我們謹慎、深思,當祈求主耶穌的保守,不可再讓上帝失望。
3. 是準備周全的家主
家主要把葡萄園租給人,不是只將一塊空地租給人,讓人自己整地、除去石頭、栽種幼苗,辛辛苦苦的耕作。而是把整完地,也栽種許多葡萄樹,且根據(太二十一 33)「周圍圈上籬笆,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所以園戶來承租時,所有的都已經準備周全了。可見天父上帝要把工作託付給選民時,祂都考慮周詳了,一切都準備好好的,如主耶穌差遣門徒要出去工作時,已經賜給他們能力,可以醫病//趕鬼(路九 1);而且在工作進行中,祂也應許要把僕人需要的恩典,持續地供應給僕人。
4. 是明理的主人
「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太二十一 34)。這位家主是敬畏上帝的人,(根據:路二十 9)經上記著說:「過了許久」,代表從租給園戶的日子到派僕人前來收取約定租金,這期間一定是夠長園戶們果樹結果有收成,可以開始繳租金了;可見這位家主是位明理、充滿愛心的人。並且從他看到派去的僕人,一次又一次被園戶打傷回來,(根據馬可十二 6)他竟然先自省說:「可能是園戶不認識僕人……」,所以就決定派自己的兒子前來,希望園戶能尊重。這足以讓我們理解家主的耐心、明理、體恤、有豐富的慈愛。能夠為如此良善的主人工作,真的是福氣,如果不知愛惜光陰盡本份,實在無知。
二. 僕人
當約定的時間到了,主人就多次派僕人前去收租金,從這些僕人的表現,可看見他們是:1.忠心的
家主派僕人去,他們就去,忠心不二。做主僕人的,首要的就是忠心,正如使徒保羅說:「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 2);也唯有忠心的,主人才能放心把更重要的任務,交給僕人去執行。
2.不怕犧牲受苦
當第一次被派去的僕人,被那些兇惡的園戶給打了,空手而回,主人就第二次、第三次又派僕人去。這些僕人明明看見前一次僕人的遭遇,他們並不因此找理由推辭,或害怕不去,或半途逃跑,或中途自行折回,向主人隨便編個理由或藉口應付;他們不怕為主人受苦、犧牲,正如聖經(馬可十二 4-5)記載:「再打發一個僕人到他們那裡。他們打傷他的頭,並且凌辱他。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就殺了他。後又打發好些僕人去,有被他們打的,有被他們殺的。」。看歷世歷代教會歷史中,許許多多做上帝僕人的,明知侍奉有困難、危險,甚至可能犧牲生命,但當上帝的命令發出,他們前仆後繼,不畏受苦,一定執行完成上帝的託付,絕不中途放棄。我們有這麼多好榜樣擺在面前,更當靠主效法,盼望將來能在天國與歷世歷代聖徒為伍,一同領受天父預備的榮耀冠冕。
3.完全順服
從這些僕人明知有危險,依然照主人的旨意堅持前往,這正是完全的順服。忠心不單是能委身,面對困難,也不單是要願意犧牲,更重要的是能完全順服,且堅持到底。弟兄姊妹不可自以為很認真,也不可自以為很有經驗、聰明,就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或都聽自己的意見來做上帝的事工。
根據(林後二 17)保羅曾指示:「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上帝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上帝,在上帝面前憑著基督講道。」我們一定要完全順服上帝的真理(林後十三 8),且堅持到底,不可像那中途放棄的不義管家(路十六1),也不可像底馬(提後四 10)。如果因半途而廢而得不到上帝預備的賞賜,何等可惜。
三. 主人的兒子
這位主人的兒子,應是主人唯一的兒子,因那些園戶看見他,(太二十一 38)就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主人的兒子也是明明看見眾僕人都遭受的苦,但他沒有找理由推辭,完全順服父親的差派,最後被那些惡毒的園戶「……推出葡萄園外,殺了」(太二十一 39)。這位「唯一的兒子」就是主耶穌,祂甘心順服上帝的差遣,正如(腓二 6-8):「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上帝的兒子是立志遵照父上帝所定的一切旨意,不論面對困難阻擋,恩主都忠心、積極宣講上帝的福音,最後且承擔世人的罪,捨命在十字架上。也因此,祂流的寶血,成為我們得救的根據。
四. 兇惡的園戶
這些人原本是主人信任,而願意把產業租給他們的園戶,為何不承認原先與主人的約定,拒絕園主的要求,最後成為殺人的兇手,為什麼?1. 不知感恩
這些承租的園戶,願意去承租葡萄園,表示他們知道這是很好的服事機會,何況主人要租給他們的葡萄園,是一個已經準備充足的園地,他們只要忠心服事,一定能得到獎賞。但當他們在應該獻上給主人該得的租金時,他們卻不願意,也不知感謝主人的慈愛。然而何止是這些園戶,(羅一 20-23)在歷史中,有多少人因無知,不但無法認識祂,反而去敬拜偶像; 當主耶穌來到這世界,彰顯出許多上帝能力的見證,也有許多人,無法把握機會真心信靠、跟隨,反而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沒有物質的好處就離開祂(正如約翰六66)。求主聖靈幫助我們,放下自我、自私,常存感恩的心,忠心事奉上帝。
2. 不承認主權
「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太二十一 34)。弟兄姊妹-這葡萄園是租來的,權利是在園主,但園戶很可能認為收成是自己辛苦得來的,但他們竟否認園主的主權。人性中就是存在這種軟弱,潛意識常自以為是決定一切,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好像向上帝承認自己軟弱很丟臉。事情順利時,就沾沾自喜;一碰上困難,就怨天尤人。要認識神的智慧和全能,明白人的一切都在上帝掌管中,這是找到真正力量的來源與倚靠,因為上帝的愛奇妙無比,如果我們願意交託、祈求,無論面對何種境遇,必從上帝那裡,得到更大的安慰、帶領與幫助,誠如保羅(林前十13)勉勵弟兄姊妹:「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3. 要佔為己有
(太二十一 38)「不料,園戶看見他兒子,就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這些園戶,不單不承認園主的權利,他們還想把租來的葡萄園佔為己有。他們看到豐盛的收成,就起心動念想奪取這葡萄園-因此他們拒絕交出。今天教會界會不會也有傳道人有這種想法,想建立個人王國-真是無知。這提醒我們,當深知一切都是上帝所賜的,將一切的榮耀歸給主耶穌,如此才能更善用上帝的恩賜。
4. 兇惡的心
主人派許多僕人來,這些園戶不單不按時交租金,反而用兇惡的手段,攻擊那些僕人,最後更用謀殺的方式,把主人的兒子給殺了,不單心存貪念,更是手段殘忍。他們自以為這樣就可以擁有這葡萄園,可見兇惡已完全矇蔽其心靈,更顯出他們的無知:難道主人漠視不管嗎?沒有力量除滅他們嗎?
當然不是。所以我們當常存謙卑的心,接受真理的光照,不可硬心、離棄神(來三8),要使自己住在上帝的愛中,因為我們都清楚知道:「當主再來那時,上帝的審判,必要彰顯祂的公義。
5. 最後的結局
根據(太二十一 40)主耶穌用反問的方式,問那些聽這比喻的人說:「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那些聽道的人,中間有些人深受感動,(太二十一 41)很義憤填膺說:「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而這必是那些兇惡園戶的結局。弟兄姊妹求主耶穌保守我們的心,堅持純正的信仰和忠心事奉上帝的心志堅持到底。
結語
(太二十一 42-43)主耶穌最後指出「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唸過嗎?所以我告訴你們,上帝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主耶穌用這話提醒眾人:1.要信靠上帝設立的磐石,這磐石正是主耶穌。2.上帝的國度是賜給按時結果子的百姓。
可惜的是,雖然主耶穌已經說得夠清楚了,(太二十一 45-46)當時的祭司長和法利賽人也都明白,但他們的心思意念,只想到自己的地位、觀念,甚至感受自己受到威脅 [ 因為百姓都跟隨主耶穌 ],就同心拒絕,甚至要殺害主耶穌;這正應驗了比喻中指出的惡園戶。因此,我們務必謹慎、反省,常常思想所蒙的恩召,靠著聖靈,除去隱藏在人性中的自我中心。
弟兄姊妹:主耶穌是這比喻裏面的兒子。但是,我換個角度說主耶穌也是園戶。祂不是比喻裏面惡園戶。不。祂乃是一位忠心、使葡萄園結出豐盛果子的園戶。猶太教領導階層是不及格的園戶。我們也都是。 我們和猶太教領導階層一樣常常硬著我們的心,不全聽從上帝的道,因此,也很少結出生命的果子。主耶穌不是這樣。
祂是完全聽從、遵守上帝的道、順服天父的旨意。
猶太教領導階層在聖殿裏面做買賣,污穢了聖殿。主耶穌是潔淨了聖殿。祂在聖殿裏正確地傳講上帝的道,並醫治人。祂結出喜樂、良善、信實、和平、忍耐、恩慈、溫柔、節制、慈愛-並門徒生命的果子。主耶穌祂結的果子都是沒有瑕疵的。祂這樣作也是代替我們作。並藉著洗禮上帝就把主耶穌做成的一切豐盛通通賜給我們。阿門?
弟兄姊妹:不要拒絕聖道真理。這道會告訴你我–我們是固執的罪人。我們都是。承認吧!但是,這道也會告訴你我,現在也告訴我們上帝的恩典仍然是敞開的。領受主耶穌的恩典吧!阿們。阿們。
我們禱告:「愛我們的天父,我們知道是祢先愛我們,祢用祢的愛先得到我們、感動我們、激勵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一顆心越來越多為祢活,來敬拜袮、來服侍袮、來服事眾弟兄姊妹、來服事親人朋友,求主聖靈幫助我們『克制己身,完全順服』讓弟兄姊妹所做的,都是為主耶穌-都是為福音的緣故,–高舉主耶穌吸引眾民歸向祢!求您也讓親友都與我們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感謝主耶穌,奉基督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