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筵席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二章 1 - 14 節
講員:高思凱牧師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的信息是馬太福音二十二章 1 - 14 節。

我們先祈禱……慈愛的天父,我們祈禱並敬拜祢。今天感謝祢引導我們來到教會敬拜祢 – 並聆聽您的話語。求您更多愛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 – 也對我們的心靈說話,幫助我們能因著更多認識,能夠實踐祢的話語,幫助我們弟兄姊妹都成為恩主耶穌喜悅的門徒。也求您先把恩惠、憐憫、平安從我們的父上帝並主耶穌歸於每一位。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門!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要與大家互相勉勵並提醒的題目是「天國的筵席」。今天的經文主耶穌指出:「天國好比一個君王為自己的兒子預備婚宴。他派遣僕人去邀請客人來參加婚宴。」到底什麼人有資格有福氣來享受這豐盛的婚宴呢?

有一本書「在法國解放最值得紀念的一些日子」( TheLastMemorableDaysofFrenchLiberation ) 書中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軍隊接受許多德國士兵向他們投降成為戰俘而高興。可是偶爾有一些頑固、嚴肅的納粹軍人。一天,有一位極端頑固但身受重傷的德國兵,必須在戰俘醫院接受輸血以挽救生命。這位德國兵問醫生:「所用的是英國人的血嗎?」醫生回答:「是的。」並且鄭重的對他說:「如果你不肯接受輸血,就會喪命。」沒想到這位驕傲的納粹軍人說:「這樣,我寧可死。」沒多久,他的屍體被送出去掩埋了。

弟兄姊妹:上帝福音的天國筵席正是透過主耶穌的寶血拯救、邀請世人接受上帝賜予的新生命之後 – 用新生命的身分來參加,那什麼人有資格?有福氣?能享受這豐盛的福音筵席呢?我們從主耶穌這婚宴比喻得到三點勉勵和提醒:

(一)、這是喜樂與恩惠的筵席(馬太 22:2) 

主耶穌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宴席。」(太 22:2)主耶穌將天國比喻成婚宴。我們知道結婚是人生命中很快樂的一件事。古人說人生有三大喜:一是洞房花燭夜、二是他鄉遇故知、三是金榜題名時。結婚是人生三大喜事中的第一喜。

結婚原是充滿愛的溫馨、讓人喜樂陶醉幸福的過程 [ 意思就是結婚不是單有婚姻的典禮 ]。主耶穌說這就是上帝國度的預表,上帝國度就是充滿溫暖的愛、喜樂、幸福的地方。所以被聖靈重生的基督徒生命必然充滿溫暖的愛,充滿平安並喜樂。

二十世紀之初有一位法國宣教士在剛果共和國的鄉村傳福音,當地村民感受到他講話的語氣、溫柔待人的態度、對待病人的方法,都覺得很奇妙新鮮,但村民從來沒有想到要接受福音。有一天,宣教士要去接他妻子,[ 當時非洲大陸內部交通不發達城鎮和鄉村往返常常需要一二天 ] 但他的妻子在乘坐汽輪返回的途中病倒了,而且在她丈夫還沒有趕到之前就過世了。之後,這位宣教士辦完喪事獨自一人回到鄉村時,心中充滿憂傷,但他生活沒有悲傷沮喪,而是繼續傳道侍奉,而且繼續向村人傳福音。村民問他原因 – 他說:「我妻子死了,當然我憂傷,但因我有主耶穌,祂安慰我,知道妻子已在樂園,主耶穌也賜給我能力勝過憂傷。」這位宣教士雖處於失去妻子的憂傷中,但卻顯示他心中的平安,因他有主耶穌,活出主耶穌賜給他的慈愛、能力,他帶著主耶穌的愛活在村子裡。

村民們再也無法漠視他的教導,都想認識他的主耶穌。數年之後,許多市鎮民眾認真慕道而相信主,後來剛果內戰爆發 - 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能夠在試煉和憂傷中,經歷主耶穌是他們的喜樂和平安。這種在基督裡生命中的平安喜樂,是天國福音筵席所要賜給我們的。

(二)、不配被邀請的客人(馬太 22:3-7)

這些不配被邀請的人,不是沒有受邀請,而是他們自己推辭了。牧師綜合馬太福音 22:1 - 14 和路加福音 14:15 - 24的經文,這些人的理由是:一個對他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子,所以不能去。』

弟兄姊妹 - 這些人都有看起來正當的理由推辭,這值得我們警惕,因為 - 許多上帝的子民拒絕福音或沒有來做教會崇拜也都有正當的理由。有一位在美國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神學院任教,靈修及牧養神學的教授盧雲(HenriJ.M.Nouwen),他曾自白:「我經常忙於處理重要的事而忽略更重要的祈禱、靈修及敬拜上帝。」也就是說…我們總是讓一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攔阻(或取代)原本最重要的。今天很多人看見了世界的潮流,而忽略了上帝的邀請,真是得不償失。

弟兄姊妹 - 根據馬太 22:7 主耶穌警告我們,這些受邀請的客人都用正當的理由推辭那上好的福份,經文告訴我們 – 他們最後的結局都滅亡了。

(三)、不受歡迎的客人(馬太 22:11-13)

「君王出來招呼賓客的時候,看見一個人沒有穿禮服參加喜宴,就問他:『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個人無言可答。君王就吩咐人:『把他的手腳綁起來,扔到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他就要咬牙切齒了。』」主耶穌在這裡告訴弟兄姊妹,天國君王的筵席,雖然有許多人赴宴,可是仍然有客人沒有穿禮服參加喜宴。根據主耶穌的意思就是 - 要參加天國君王的筵席,一定要穿上禮服

那是什麼樣的禮服呢? 古時候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屈梭多模(Chrysostom)說:「屬世的東西是指那些無法與我們一起到天國,而只被留在現在世界的東西。如果一個人已經花費了他今生的生命,但如果除了物質的東西外,卻沒有任何非物質的積蓄,那麼當他離世時,他將完全沒有任何東西可帶到上帝面前」這也就是主耶穌說: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天上……。

今天我們主日崇拜,一定要穿上禮服。這禮服當然不是要時裝表演,根據加拉太書 3:27 這禮服是受洗的義袍、信靠主的禮服、謙卑悔改的禮服、聖潔的禮服……等。我們回到上帝的家裡,一定是穿上這禮服,帶著今生得救後的成績,以免成為不受歡迎的客人。

弟兄姊妹 - 在這比喻中拒絕赴會的人預表猶太人,請留意經文:主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他們」是指上一個比喻(太二十一 45)的「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在上一個比喻中 – 主耶穌敘述這群人的惡劣,他們不單不履行與葡萄園主的合約,在果子收成後繳交莊稼作租金,更將前來收租的僕人 - 一位又一位殺害,主人再派遣兒子來到 - 同樣遭到這些葡萄園承租人的毒手。在馬太福音,這兩個比喻都讓弟兄姊妹看見猶太人的惡心並拒絕上帝的恩典,得到重罰,實在是罪有應得。

再者,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一至二節談到聖殿將來的光景,預告聖殿會被完全拆毀。弟兄姊妹 - 使徒馬太大概在主後八十至九十年完成馬太福音,當時的耶路撒冷聖城及聖殿已在主後七十年 – 被羅馬帝國攻破放火焚燒,真實應驗(馬太福音22:7)這群拒絕上帝福音筵席的人,他們居住的城市被攻破燒毀及人命死傷的可怕結局。

禮服的預表

我們再來細看 - 這段經文記載一位客人由於沒有穿著禮服參加喜宴 - 被丟在外面黑暗裡,主人的做法似乎過於嚴苛,但從客人面對不穿禮服的質詢 – 這一位賓客卻「無言可答」,表示對於二千年前的傳統禮俗 – 他也知道 - 參加喜宴不穿禮服是污辱主人 - 當時的人都明白婚宴穿禮服這樣的做法是適當的。

猶太人傳統像華人一樣重視禮儀,十分重視婚宴並穿著盛裝出席。雖然這群賓客 – 按照經文是後補名單臨時被邀請。但不表示他們沒有時間回家穿上禮服赴會,君王的宴會有時也會為賓客預備禮服。賓客選擇不穿禮服者根本不會被容許,當所有賓客在屋內大廳吃喝暢飲,他們只能在黑夜待在室溫個位數的外面又飢又渴 - 徘徊街頭。

面對這場天國喜宴其實是願意赴宴並穿上禮服吃喝的重生人與靠自己活死人的選擇,弟兄姊妹能確定自己在新生命的盛宴中穩佔一席嗎?環顧身邊還沒有信主耶穌的親友,你在為他們脫離審判後的刑罰而竭盡本份嗎?

我們禱告:「愛我們的天父,我們知道是祢先愛我們,祢用祢的愛先得到我們、感動我們、激勵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一顆心越來越多為祢活,來敬拜袮、來傳講袮、來扶持弟兄姊妹、來服事親人朋友,求主聖靈幫助我們『克制己身,完全順服』讓弟兄姊妹所做的,都是為主耶穌 - 都是為福音的緣故, – 直到祢被高舉!求您也讓親友與我們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感謝主耶穌,奉基督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張貼留言

0 留言